古代人為尊敬知識的傳承,以及文字所帶來的力量,設有敬字亭或惜字亭作為焚燒字紙的爐亭,而客家人自古重視文風,所以在村落中多設有敬字亭。整個聖蹟亭全以中軸對稱的格局設計,有亭身、中門、頭門等,讓全區呈現空靈莊嚴及順序之感。

在臺灣,對於以往有傑出貢獻的人,都會以他的名字命名,像是「羅斯福路」、「林森路」、「五隻羊高架」或是「麥帥橋」之類的。還有以古地名命名的如「杞林路」、「旱溪路」等等。在龍潭有一條路是特別以「聖蹟亭」命名的,龍潭聖亭路。由此聖蹟亭在龍潭當地,是佔有一定的份量與意義。大家一定會問,聖蹟亭真的這麼重要嗎?鄰近的中壢也有聖蹟亭,但是卻沒有以其命名的道路,相比之下,龍潭聖蹟亭對當地如此重要,也可見一番。

聖蹟亭又名「字紙亭」、「敬字亭」、「惜字亭」或「敬聖樓」等。古時因受教育人口比例低,一般人對文字懷有敬畏之心;而士人可因讀書而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,且書本取得困難,久之產生敬字惜書的習慣。故廣泛設立聖蹟亭,僱人蒐集字紙後於聖蹟亭內燃燒,燃燒後的灰燼稱為「聖蹟」。聖蹟自亭中清出後,以沉香或檀香燻過,再用白紙妥善包好,置於倉頡牌位前。每年擇日祭祀後,將灰燼送至水邊或河邊。

龍潭聖蹟亭始建於清光緒元年(1875年),由監生古象賢、楊鳳翔、庠生鄧觀奇、貢生鄧逢熙、廩生楊鳳池、士紳黃龍蟠等人(分屬「文光」、「崇文」、「拿雲」3大詩社)發起集資,並分別由楊鳳池(撰序),黃龍蟠(楷書勒石)等人合力完成,現存的聖蹟亭於清光緒18年(1892年)、日本大正14年(1925年)、民國68年(1979年)皆曾整修,建築保留清代3進式規制,為全臺灣面積最大、規畫最完整的惜字亭,已列為市定古蹟。一般的聖蹟亭或惜字亭多半只有焚燒字紙的爐體,但龍潭聖蹟亭具有完整的聖人形(凸)格局,具有三進庭園,可見龍潭人對聖蹟亭的重視。

paper_furnace
paper_furnace
paper_furnace
paper_furnace